原文:
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“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解释:
作为卿大夫的季氏居然比鲁国国君还富有,然而冉求还在替季氏搜刮财物使之更为富有。孔子说:“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啊,你们作为他的同学,可以一起声讨批判他啊。”
感想:
1. 季氏之富
季氏,当时鲁国执政的“三桓”之一,权势最大。
关于周公,历来有多重理解。有的说,周公就是指周公旦。有的说,周公指的是鲁国的国君。也有的说,周公是周天子左右的卿士。此处作鲁国国君解较合适。
富,指的是财富。为什么季氏的财富比周公多?
展开剩余73%《论语义疏》中有解:“天子之臣,地广禄大,故周公宜富;诸侯之臣,地狭禄小,季氏宜贫。而今僭滥,遂胜天子臣,故云‘季氏富于周公’也。”
原来,因为季氏僭越,所以财富胜过了作为天子臣的鲁国国君。
2. 聚敛附益
所谓聚敛,就是聚积、收集钱财物资。说的直白些,即“搜刮”。
季氏一心想着对老百姓收取更多的赋税,从而使自己更加富有。季氏的贪婪形象跃然纸上。附益,便是指使季氏增添更多的财富。
那么,谁来执行季氏的决策呢?那就是冉求。冉求,即冉有,擅长政事。孔子也曾称赞他多才多艺。
正是冉求帮着季氏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,这是孔子没想到的事情。对于冉求帮助权贵剥削老百姓的所作所为,显然违背了孔子一贯的思想主张。孔子当然很不高兴而且愤怒。
3. 非吾徒也
于是,孔子明确广而告之,冉求“非吾徒也”。
这里的“徒”,不是指“徒弟”或者“弟子”。徒,指的是拥有共同的派别和信仰的人。所以,非吾徒也,也就是表达了“不是我的通道中人”的意思。
孔子之道讲究的“行仁”。“行仁”便是要让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可是,冉求作为季氏的家臣,没能劝谏季氏作正确的抉择,相反还帮着季氏搜刮百姓,把孔子平常教的道理都给忘了,偏离了孔子的仁道精神。这就不能怪孔子“非吾徒也”的谴责了。
4. 鸣鼓攻之
孔子显然是真的生气了。
孔子居然号召学生们一起对冉求进行声讨批判。
小子,指的是孔子的学生们,也就是冉求的同学们。
鸣鼓而攻之,也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对冉求声讨其罪。
朱熹说:“使门人声其罪以责之也。圣人之恶党恶而害民也如此。”孔子就是要对一切有害于仁道的行为进行旗帜鲜明的声讨。
钱穆先生也说:“攻冉求,实以攻季氏。”孔子的正义感,光明正大。
5. 教育有道
新时代的教育同样需要正大光明地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之道。
第一,立德树人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,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,更强调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。
第二,立德树人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,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。面对社会变革和挑战,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,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。
第三,立德树人一定是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,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,提升教育质量,实现教育公平。
第四,立德树人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,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,培养出更多关爱他人、乐于奉献的公民。
因此,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,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、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。
如果一旦发现背弃教育之道的作为网络股票配资网,同道中人也都应当坚决地“鸣鼓而攻之”!
发布于:上海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门户_按月配资交易_按天配资利息观点